1月7日至8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暨首届全国高校法学编辑和期刊评价论坛”在上海政法学院圆满召开。会议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期刊界专家和学者围绕如何扎实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法治思想在法学领域的研究和宣传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北大法宝常务副总郭叶受邀参会并以“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及法宝AI 智能应用”为题进行发言。
.png)
本次会议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法政部、上海市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中国知网和北大法宝协办。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刘曙光教授,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东方法学》施伟东主编,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法学所所长、《政治与法律》主编姚建龙教授,《法学研究》副主编、杂志社社长谢海定编审等来自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法学会、社科院、社科联、二次文献、数据库等系统的70余家单位的80余位期刊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上海政法学院校长、《上海政法学院学报》主编刘晓红教授,上海政法学院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研究员和全校各院系40余位科研人员及编辑部全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9).png)
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教授代表学校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向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刘晓红校长介绍了我校近几年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服务国家成效、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上海政法学院学报高质量发展的概况。刘晓红校长指出,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我校学科建设,推进法学期刊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png)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东方法学》主编施伟东指出,上海政法学院举办本次会议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精神,投入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实际行动,希望与会各单位特别是法学期刊精诚合作,共同推升法学研究水平、讲好法治中国故事。
(4).png)
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政治与法律》主编姚建龙教授指出,在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法学期刊具有独特且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同时还分享了《政治与法律》的特色化办刊经验,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能进一步优化我国期刊评价体系,提升学术期刊的建设水平。
(1).png)
全国高等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刘曙光教授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学者、学院、学校、学科团体、管理部门、期刊编辑、评价机构、资源平台等共同的事业,需要大家精诚团结,携手合作,集思广益,为中国文化强国的建设作出各自的贡献。
(1).png)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担任主持。
.png)
会议的主旨发言环节由《法学研究》副主编、杂志社社长谢海定编审和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洪庆明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院长、《比较法研究》主编解志勇,全国高等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原《文史哲》副主编刘京希,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姜佑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法政部主任王春磊,北大法宝常务副总郭叶,中国知网知识资源与数字出版中心副总魏晓宇分别作主题报告。
解志勇主编在以“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与担当”为题的报告中,结合《比较法研究》办刊经验,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期刊要有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在站稳国家立场、秉持民族情怀的前提下,要围绕学术立场、知识追寻、文明互鉴、守正探新四个方面,促进比较法学研究的高质量展开。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刘京希在“还‘被引半衰期’以应有之位”为题的报告中,对现有量化评价体系中“影响因子”“被引总频次”“被引半衰期”等指标的权重安排进行深度反思,建议有关数据平台和量化评价体系应将“被引半衰期”指标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真正发挥其第三方评价的预期功能,以改变刊、学两界盲目追逐“影响因子”的急功近利之风。姜佑福社长在以“综合刊和专业刊如何在差异互补中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报告中,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术期刊发展的嘱托出发,探讨了综合刊和专业刊如何在差异互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王春磊主任在以“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下的学科语言与理论的吸收借鉴”为题的报告中,提出目前学科语言和理论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借鉴,更要吸收、转化,最后实现创新。北大法宝常务副总郭叶以“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及法宝AI 智能应用”为题介绍了223家法学期刊整体被引情况,重点从被引频次、被引文章量、篇均引、高被引作者及热点专题/栏目设置五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学报及社科类综合刊被引情况,同时结合《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发文及引证和法宝AI智能应用情况进行了分享。知网知识资源与数字出版中心魏晓宇副总以“数字赋能、创新出版,助力期刊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助力期刊高质量发展下的各种大数据分析,包括发文量、可被引文献量、刊均被引频次等,并对新型出版模式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1).png)
此次论坛设三场分论坛。论坛一由《新华文摘》编审、人民出版社编辑委员会编委王青林和《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主编王佃启主持。《清华法学》编辑部主任徐雨衡、《法治研究》执行主编陈永强、《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主任姚佳、《现代法学》编辑部主任邵海、《北方法学》常务副主编赵立程、《法律科学》副主编肖新喜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委员张敏教授、《探索与争鸣》法学编辑孙冠豪共8位发言人围绕“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与担当”议题从不同视角分别作了阐述。《法学论坛》原主编吴岩和《思想战线》主编蒋红担任论坛与谈人。
(1).png)
论坛二由《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编辑王博、重庆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游滨主持。《法学》副主编姜涛、《甘肃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陈君武、《政法论坛》副主编寇丽、《法学杂志》副主编程绍燕、《法治研究》副主编陈罗兰、《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法学编辑倪建文、《中国法律评论》编辑余亮亮、《上海大学学报》法学编辑周明园;《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法学编辑姜天琦共9发言人围绕“中国自主知识法学体系的建构”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倪楠和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袁康院长担任了论坛二的与谈人。
(1).png)
论坛三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法学学科执行主编刘明昭和《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王浩斌主持。《暨南学报》副主编李晶晶、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主编上官丕亮、《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研究员魏新、《北京大学学报》副编审管琴、《社会科学文摘》法学编辑梁昕照、《江汉论坛》副编审李涛、《学术交流》副主编杜娟、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编审苏建军、《郑州大学学报》法学编辑李晓楠共9位发言人聚焦“新时代中国自主期刊评价体系的建设”展开深入探讨,《安徽大学学报》主编张治栋和原《辽宁大学学报》主编邢志人担任与谈人。
.png)
会议闭幕式由《东方法学》原副主编吴以扬主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刘京希,《法律方法》主编、华东政法大学陈金钊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总结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成功举办的重要意义和求新求变、促进反思的效果,并对本次论坛所提出的问题及所取得的共识进行了总结。《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康敬奎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嘉宾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深深谢意,并特别阐释了本次论坛主题确定的重要意义,指出参会嘉宾奉献了真知灼见,是一场丰硕的“智慧盛宴”!
.png)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4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