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探讨新兴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探索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功能,培养挖掘学术新秀,更好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第十一届“新兴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于6月22日在广州举办。论坛由《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东方法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学论坛》《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求是学刊》《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中国刑事法杂志》(按拼音排序)11家期刊联合主办,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与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共同承办。北大法宝(北大法律信息网)应邀参会并对会议第六单元的两篇报告从内容选题、论证思路、逻辑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研讨会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李晶晶主持。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院长洪适权、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郭宗杰、《求是学刊》主编李宏弢分别致辞。《中国刑事法杂志》副主编蔡巍、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党委书记黄建新、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陈林和论坛顾问吴岩、蔡军等出席。随后,孙彧、洪适权和蔡巍分别为一等奖作者代表颁奖,黄建新、吴岩、蔡军共同为论坛征文二、三等奖作者代表颁奖。
这场学术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学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和交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兴权利的法律问题。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主办单位期刊代表及《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河北学刊》等其他相关期刊代表、全国权威二次文献转载刊物和北大法律信息网相关负责人约一百人参加。
本届学术研讨会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兴权利”为主题,共分成六个单元进行讨论。研讨会上,31位征文获奖者作为代表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科技法学”“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与刑法规制”“数据治理与数字法学”“数字监管与域外视角”“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科技创新与法治促进”展开汇报。分论坛分别由《中国刑事法杂志》副主编蔡巍、《求是学刊》执行主编李宏弢、论坛顾问吴岩、《法学论坛》副主编明珠、《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常务副主任沈丽飞、《学习与探索》主编房宏琳主持;全国权威二次文献转载刊物编辑、全国知名学者、全国重要社科期刊主编、法学编辑等22位专家学者进行点评。
闭幕式由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李响主持。《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康敬奎、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陈林分别代表论坛组委会、承办单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