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北大法律信息网参加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个案促进法治:方法、制度与实践”研讨会
2016-11-08 16:47:50

2016年11月6日,由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主办,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郑州大学法学院协办,信阳市法学会和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的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在河南信阳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议题为“个案促进法治:方法、制度与实践”。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司法机关、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学者二百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应邀参加会议。

6日上午,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正式召开。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轩主持开幕式。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仕春,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守晔,河南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建中,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革,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张骐,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苗连营和中共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信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天学,信阳市中级法院院长张新中出席开幕式。

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王振民(余凌云副院长代替)、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苗连营、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新中、中共信阳市委市委书记乔新江、河南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建中、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仕春作开幕式致辞。

随后,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主任吴革代表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作2016年工作报告。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研究部李仕春主任宣读了中国法学会《关于同意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调整副会长的批复》、《关于同意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设立知识产权案例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关于同意成立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党支部和支部人选的批复》。

开幕式最后进行了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颁奖仪式,颁发了优秀论文特别学术贡献奖及一、二、三等奖。北大法律信息网副总编郭叶、北大法律信息网编辑部副主任孙妹提交的《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研究(2011-2016年)》一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主题发言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个案促进法治”的宏观思路与法理研判、“个案促进法治”的方法与技术、“个案促进法治”理念的个案研讨、自由讨论与总结致辞。

第一单元“个案促进法治”的宏观思路与法理研判共有七位发言人发言。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守晔做了题为“法院系统案例指导制度最新进展与完善”的发言。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兵则从“个案促进法治”的宏观思路进行了阐述。清华大学法学院证据法研究中心主任易延友从“个案促进法治”的法理研判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北大法制信息中心副主任、北大法律信息网副总编郭叶作了题为“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研究(2011-2016年)”报告。随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昕以个案为切入点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问题进行了分析,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林莉红从公益诉讼与法律援助的角度对个案如何促进法治进行了阐述。

第二单元“个案促进法治”的方法与技术共有六位发言人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奋飞作了题为“具体法治--影响性个案与司法改革”的报告。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昌辉则从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角度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分析。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安徽省侦查逻辑办案研究会会长柴学友针对职务犯罪侦查难的问题提出了破解之道。福建省委政法委干部严义挺以“快播案”为样本作了题为“技术、构罪与证明:‘互联网+’语境下诉讼的‘+互联网’性”的发言。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段海风和哈尔滨仲裁委员会秘书长吴爱民分别从影响性诉讼案例的负面效应、仲裁公正与法治进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第三单元“个案促进法治”理念下的个案研讨共有五位发言人发言。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张宗敏作了题为“民商事审判与指导下案例的运用”的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训学院助理教授徐霄飞则从公安执法的角度对案例指导制度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合作人毛立新、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主任李丹林分别就冤案申诉的制度障碍问题和名誉权纠纷中的利益平衡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北京市首信律师事务所杨学林则从个案出发,对贾敬龙、刘大孬、吴广德死刑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嘉军和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唐明律师对五位发言人进行了评议。

会议最后,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张骐教授进行总结致辞,他首先对各位远道而来的与会代表及嘉宾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协办,感谢信阳市法学会、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辛苦劳动与细致工作。本次会议是案例法学研究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收到论文数量最多、研究范围最广、学术质量最好、组织最规范的一次会议。案例法学研究会将本着对学术、对真理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交叉性研究会的特色,朝着更专业、更细致、更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案例研究,形成有中国风范的判例理论,实现案例多样化与系统化的统一。相信以后会做得更好,值得期待。